中国崛起,还独缺一个“契约精神”!

作者:水木然(i投资会员)

中国正在走向复兴,如今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股东风就是“契约精神”。

为什么中国人独缺“契约精神”呢?这是有历史渊源的……

首先,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于“变通”。中国哲学家从古代开始就研究事物的变通规律,中国人的聪明与智慧都用在了掌握事物变化的要领上。比如《道德经》《孙子兵法》等等,尤其是《孙子兵法》一书最能反应中国人对谋略和诡计的看重。所谓:兵者,诡也。上兵伐谋、兵不厌诈、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等待,被奉为中国人处世哲学的经典。

而西方文化的精髓在于“契约”。“契约”一词源于拉丁文,原义为“交易”。西方社会的很多行为,比如婚姻、做生意、工作等等都会被视为平等的交易。如果双反确定了这桩交易,就要一直遵守协议的游戏规则,直到协议解除为止。这就是西方的契约精神,其实就是将双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进行明确划分。它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的执政官靠选举上台,执政有期限。设有专门的国会议员,对执政官监督与弹劾,有专门设有法庭可以用来审判,每个人每个位置都是建立在契约上的。当时亚里士多德提倡的伦理学,提出了交换正义的概念,并且要求恪守允诺。在《圣经》中,对于犹太初民与上帝的契约关系,至少有三次“立约”的记载。基督宗教形成之后,继承并发扬了这一“立约”之说。基督徒认为救主耶稣降生即上帝与人重新立了“新约”,因而将以往上帝通过立法而与犹太人所立之约称为“旧约”。这种契约精神经犹太教、基督教的弘扬开来,遵守规则的传统观念在西方文化中根深蒂固。



资本主义在西方兴起跟契约精神是分不开的。契约精神本质上就是利用客观的合同关系来束缚人性,将人的贪婪、懒惰加以控制。而同时,这保证了交易得以顺畅、安全、健康的进行,避开了很多“人性”上的干扰,交易面前人人平等,没有陌生人和熟人之分,不需要各种关系上的打理和维系,商业就是交易的一个过程,交换的效益和代价要达到大家可以计算、判断和衡量,契约精神是维持这种理性分析的基础。它保证自由经济就得以充分发展,这就组成了西方社会的商业文明。契约精神保证了商业文明的发展,商业文明又反过来强化了契约精神。

而中国人崇尚的是“高明”,而不是“守信”。我们最善于出奇制胜,绕过规则被视为一种手段。比如说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对规则的蔑视。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这是赛马的规则,但是田忌却使用了下马对上马、上马对中马、中马对下马,这是典型的没有原则,也成了最经典的博弈案例,影响了中国战场和商场数千年。

2008年10月,国际艺术品拍卖巨头佳士得宣布,将拍卖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佳士得最终对外宣布,中国籍男子蔡铭超以总计3149万欧元的价格成功竞得两尊兽首。然而蔡铭超在成功竞得两尊兽首之后,竟然多次对外高调表示将拒绝付款,它的行为在国内被很多人叫好,当然故意使国宝流拍是“爱国行为”,但是从商业角度来讲,这种行为对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名声产生了非常负面的影响。




在西方的契约精神里,暴力归暴力、侵占归侵占、但规则仍是规则。比如在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甘地隐忍牺牲精神的伟大,还有当时英国殖民者对于规则的遵守。甘地的“非暴力”实质是以吃苦隐忍的精神、以道义的力量邀请对方共同遵守人类的文明准则。甘地一生共绝食16次,其中针对政府的几乎每一次都使英国统治者大为惶恐,不得不让步。它的真正难度在于对手也必须是一个讲究基本游戏规则的人,否则,你对他“非暴力”,他却总是对你“暴力”,结果可想而知。

美国也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在纽约哈德逊河畔,离美国18届总统格兰特陵墓不到 100米处,有一座孩子的坟墓。在墓旁的一块木牌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1797年7月15日,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不幸坠崖身亡,孩子的父母悲痛欲绝,便在落崖处给孩子修建了一座坟墓。

后因家道衰落,这位父亲不得不转让这片土地,他对新主人提出了一个特殊要求:把孩子坟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保留。新主人同意了这个条件,并把它写进了契约。100年过去后,这片土地辗转卖了许多家,但孩子的坟墓仍然留在那里。

1897年,这块土地被选为总统格兰特将军的陵园,而孩子的坟墓依然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成了格兰特陵墓的邻居。

又一个100年过去了,1997年7月,格兰特将军陵墓建成100周年时,当时的纽约市长来到这里,,在缅怀格兰特将军的同时,重新修整了孩子的坟墓,并亲自撰写了孩子墓地的故事,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那份延续了200年的契约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这就是伟大的契约精神。

而中国一直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自给自足,商品交易贫乏。直到改革开放商务往来才开始频繁,但是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其实是去调整、理顺一种参与市场各个主体间的关系,中国商业是一路野蛮成长过来的。直到现在,还有中国人对于商业的理解还停留在“投机主义”和“抢先主义”的层面。那个时代的很多企业都是依靠垄断资源、打理关系、回扣和返点等手段发展起来的。

打一个比方,如果你要建一栋茅草屋,讲究的是技巧,你的技巧越高明造的就越快。但是你要建一栋摩天大楼,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和标准进行,材料和结构都必须合格,不然必定会倒塌。所以中国第一阶段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特别快,但是,如果我们的经济要迈向更高阶段,构建商业文明的大厦,必须学习契约精神!

商业文明就是一条条供应链构建的系统。供应链的构建其实就是通过契约把客户、客户的客户、供应商乃至供应商的供应商链接到一起。链条上的任何一个环节不尊重、不遵守契约都有可能导致整个供应链的失败,也就是各节点企业的和行业的失败。

所以,中国还有句古话: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里的德就是诚信,为什么中国遭遇了几千年以来最严重的诚信危机,就是因为我们在经济野蛮发展阶段丢掉了很多道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降到最低。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彼此防范。城市楼房里家家户户都有防盗门、防盗窗,遍地都是高高的围墙,但我们生活得仍然不安全。

水木然点评:如果生活在一个充满谎言、怀疑和狡诈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效率就会非常低下,生产效能也会互相抵消。这特别不利于商业文明的构建,所以文化和信仰真的很重要。懂得为自己的契约买单,实质上是给自己的人格保险。

中国打造精神契约,就是要建立一套诚信机制。中国总是用道德束缚人的行为,而西方社会善于用条款束缚人的行为。诚信不可能凭空建造,也不能依靠自律来实现。在以往,我们对契约的尊重和保护力度不够,缺乏完善的违约制约机制。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都是追求收益最大化,中国人的聪明需要有用武之地,当违约的收益远大于守约的利益,或者说违约的收益远大于违约带来的风险和损失时,违约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诚信的建设一定要以制度来保障,要有巨大的惩罚措施,使得不诚信的人所失大于所得,而且总是如此,人们就会选择诚信。也就是说,最初,诚信只是一种选择,久而久之,诚信会成为一种道德。


其实西方人并不比我们守信,而是不遵守信用的代价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没有诚信的西方人简直寸步难行,生不如死。这就迫使他们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诚信。对西方人来说,失去信用,就是失去精神生命,这两者没什么区别。

在美国,很多美国家庭都希望中国孩子住在自己家,很多人以为这样可以赚取费用。其实他们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信用。因为帮助外籍人员宣扬美国形象,这使家庭将会在社区里获得一些信用积分。这些信用对外国人至为重要。银行贷款,融资,租赁什么的,都需要信用来保障。

譬如美国的校车司机就是一个大美差,只能由根红苗正的人担任,因为责任重大,美国的校车司机信用指数极高,非常受人尊重。在美国做校车司机那是非常了不起的,常常是世袭。套用他们的一句话:信用比黄金还宝贵。

因为信用代表的是信任关系,它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再次建立。犹如精美的瓷器,可贵的东西总是易碎的。

其实中国传统道德观念里也是强调信用的。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得黄金万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所谓的一诺千金。还有那个残酷的寓言,说谎的孩子,选择了不诚信,就只能被狼吃掉。所以,组建社会主义商业文明,不能依靠道德上的自律,而是必须建立诚信系统,并且完善各种违约制度,用客观制度把契约精神注入到我们的文化基因中去,重构我们的思想和文化体系。

最重要的是,契约精神有四大思想:自由、平等、信守、契约。这将成为所有特权的紧箍咒。一旦释放特权,必将给中国经济释放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