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投资真的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稳健的投资组合需要我们定期进行检查和思考——大约每6个月就要进行一次。”


富达麦哲伦基金(Fidelity Magellan)经理人彼得·林奇(PeterLynch,以下简称“林奇”)在他写给业余投资者的书《战胜市场》中反复叮嘱,“即使我们持有的是蓝筹股,或者是《财富》500强当中最出色的几个企业的股票,买了就忘的战略(buyand forget)也会是没有收益而且显然是危险的。”


在13年的基金操盘生涯中,林奇缔造了连续13年正报酬,且连续13年超越股票型基金平均报酬率的惊人纪录。为此,《纽约时报》将其排列在20世纪10大顶尖投资人的第2位,而第1名是巴菲特。


最重要的是研究个股


和那些华尔街大多数的金融从业者相比,温文尔雅甚至有些腼腆的林奇实在可以算是个另类,但是这些都遮掩不了他那传奇的经历以及对股票市场所显示出的智慧。


林奇没有一战暴富的传奇事迹,也没有发表过什么一语成谶的惊人神准预言。基本上,如果不是把13年的基金操盘成绩一次回顾个够,你恐怕很难体会,他的地位能够超越众多赫赫有名的投资大师。


1977年,林奇不过是个基金界的新手,所掌管的富达麦哲伦基金,规模只有区区1800万美元。但是时光流转到1990年,当他卸下经理人职务时,该基金的规模成长了776倍,达到140亿美元。那个时候他是全球最大股票型基金的经理人。13年间,林奇创造了2763%的累积报酬率,比大盘涨幅整整多出了2200%。平均计算,每年绩效超过29%。


1990年,43岁的林奇选择了退休。自辞去基金经理人职务后,几乎没人打探他的操作动向;林奇也鲜有抛头露面,他几乎消失在所有媒体版面。


但是在2001年美国经济正因为科技股泡沫及“9·11”事件而陷入危机,他接受了一次采访,当被问及美股是否已经落底时,林奇回答:“我不觉得这样的预测有什么意义,想赚钱,就不该用短线的逻辑思考。”随后,这个世界进入了一段最强劲景气扩张期。


7年之后,全球投资气氛再度陷入绝望情境。和以前一样,他又告诉人们,要等到尘埃落定之后,才能判断这段时间究竟算不算是经济衰退。任何短线的猜测都只是猜测,意义不大。市场经历多空循环的交替,总是需要一段时间,通常无法在发生的当下得知下一个阶段的变化。


对于一位投资人来说,不管是在任何时候、手上有多少资金,研究个股都是最重要的功课。林奇说当他还是手握140亿美元的基金经理人时,研究个股是最重要的投资流程,现在,他帮慈善基金会操盘,资金只有1亿美元,但主要功课还是一样,研究个股。


现在的林奇仍然坚持出门拜访企业,一个月大约7到10天,但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一整个月都在外地,多半是每天坐在办公室里,打四五通电话给有兴趣的企业聊聊。这就是他的退休生活,当投资变成生活的一部分,不再需要担心基金绩效排名或者基金规模增减时,投资真的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严守投资法则


林奇从不将自己的投资局限于任何一种股票和一个行业上,他要的是一个投资组合,以分散那些非系统风险。不过,在林奇的投资组合中,他比较偏爱两种类型的股票:一类是中小型的成长股股票。这类股票在林奇的投资组合中占最大的比例。因为在林奇看来,中小型公司股价增值比大公司容易,一个投资组合里只要有一两家股票的收益率极高,即使其他的赔本,也不会影响整个投资组合的成绩。


另一类让林奇钟情的股票是业务简简单单的公司的股票。一般的投资者喜欢激烈竞争领域内有着出色管理的高等业务公司的股票,但在林奇看来,作为投资者不需要固守任何美妙的东西,只需要一个以低价出售、经营业绩尚可,而且股价回升时不至于分崩离析的公司就行。


不断挖掘公司隐蔽性资产和发现其潜在价值,是林奇又一个绝技。在他看来,任何一个产业或板块,哪怕是所谓“夕阳产业”,都可以从中找出潜在的投资目标,甚至“女士的丝袜好过通讯卫星,汽车旅馆好过光纤光学”。只要公司潜质好,股票价格合理,就可以买。


林奇认为,股票的挑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人们非常关注股票价格的变化,因此,我们很容易忘记这样一个观念:持有一份股票就意味着对公司拥有一定所有权。除非你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检查建筑物的结构是否维护妥当,是否有脱落的部分,否则你不会感觉到自己对租赁的房屋的所有权;类似地,当你拥有公司所有权的时候,你必须时刻关注公司的发展状况。”


他反复提醒普通投资者,6个月定期检查并不是简单地从报纸上看看股票的价格,相反地,这种每6个月一次的定期检查被华尔街的研究人员认为是一种训练。作为股票的挑选者,你不能对任何事物进行假设,你必须遵循市场行情。


林奇甚至为这种定期检查列出了步骤。首先是要尝试回答以下两个基本问题:1、和收益相比,股票目前的价格是否还具有吸引力?2、是什么导致公司的收益持续增长?


随后,投资者可能会得到以下三个结论当中的一个:1、市场状况日益好转,因此你可能打算增加投资;2、市场行情日益恶劣,从而你可能会打算减少投资;或者3、市场行情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你既可以维持原来的投资计划,也可以投资到另一只股票当中,以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分享投资理念


有人这样生动地形容世界三大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太完美,索罗斯太狡黠,林奇则和蔼可亲。的确,并不像华尔街许多投资家的身上被罩上了层层神秘光环那样,林奇会不厌其烦地回答任何一个投资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特别是从麦哲伦基金主管位置退休后,林奇将大量时间花在了投资经验的总结与集纳之上。


目前,林奇出版了《在华尔街力争上游》、《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学以致富》等系列个人著作。其中《战胜华尔街》一书被誉为“全美第一号畅销书”,《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被《纽约时报》评为最佳畅销书。而在这些书里,他们就像同一个久违的朋友聊天一样娓娓道来,林奇将自己投资成功的密码毫无保留地奉送给他人。


尽管林奇自己经营了1400多种股票,但他告诫投资者拥有股票就像养孩子一样——不要养得太多而管不过来。业余选股者大约有时间跟踪8-12个公司,在有条件买卖股票时,同一时间的投资组合不要超过5 家公司。


同时,林奇特别提醒投资者,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公司而不是股票上。每买进一种股票,投资者都应当对这个行业以及该公司在其中的地位有所了解,对它在经济萧条时的应对、影响收益的因素都要有所把握。在此基础上,再将自己的交易限制在目标企业的股票。


避开热门行业里的热门股票是林奇对投资者反复发出的忠告,相反,那些被冷落、不再增长的行业里的好公司则是林奇提醒投资者应当重点关注的板块。


如何选择恰当的时机买进和卖出股票,林奇同样公布了自己的主张。他认为投资的关键在于抓住转折点。不能仅仅因为某种股票价格下降就购买。投资的惟一依据是根据公司的真正价值而不是最近的股市行情做出判断。在林奇看来,在一家公司财务状况好转前的一瞬间进行投资,等到转折真正开始,再增加投资,无异是最佳的选择。


林奇提示投资者,在评价股票的价值时应对资产评估和公司盈利能力评估两方面给予足够的关注。资产评估在一个公司资产重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盈利能力评估主要度量企业未来获取收益的能力。期望收益愈高,公司价值就愈大,盈利能力的增强,即意味着公司股票价格具备在未来上扬的可能性。


尽管林奇在自己的股票交易过程中创造了罕见的高换手率,但他仍提醒投资者如果投资的股票业绩优良,大可以持五年十年不变。他说:“我投资组合最好的公司往往是购股三五年才利润大增而不在三五个星期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