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点已至?站在新周期起点的中国经济将往何处去?

如果美中已率先到达长周期的拐点这一判断成立,那么在2017年会出现怎样的、在我们看来应当在预料之中的黑天鹅事件?我们猜测重要有四个黑天鹅事件。自上而下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宏观变量的趋势,但无助于我们自下而上地甄别个别公司所处的状态。


黑天鹅之一是,欧元区经济表现和股市表现好于预期。

做出这种判断的逻辑很简单,既然俄罗斯巴西2016年超预期,那么另一个经济沉沦的区域,即欧元区也会步履蹒跚地向好,而不是陷入更深泥潭。即便欧洲面临政治右倾化、安全形势复杂化的困扰,复苏可能也会姗姗来迟地降临,而不是缺席。甚至叙利亚局势的摊牌和欧洲整体右倾化,对欧洲经济可能都不算是坏事。欧洲右倾的标志性起点,可能并非今年的德、法、荷大选,也不是特朗普现象在欧洲的复制,而是英国脱欧。


黑天鹅之二是,大批现象级企业的现形。

次贷危机以来如此漫长的时间,政府和企业家都在不断尝试求新求变,这导致大量资本注入了力求创新的领域。但创新永远是稀缺的,我们收获的更多是泡沫。危机中人们对传统的失望和对创新的渴望,使人们对无资产、无研发、无盈利、无前景的大量企业采取了极其宽容的态度。但长周期拐点的降临,意味着人们对创新企业的容忍度和耐心在收缩,流动性量缩价升以及实体经济再度受到重视,也使创新企业必须迅速实现盈利并登陆,否则它们将溺毙。在过去多年,一些现象级的企业,例如Uber的估值高于美国两大航空公司之和的情况,可能会修正到仅相当于一个较好的传统出租车公司的估值水平;Airbnb的估值也不会比洲际集团加万豪集团更大,而是回到一个中等酒店管理集团的估值;Snapchat可能并不值钱。而中国大量的创新企业,例如共享单车和网络送餐可能会陷入挣扎或破灭,而蚂蚁金服等所谓独角兽企业的估值也可能会明显逊于预期。人们将苛刻地用资负、资本、盈利、增长、风险等传统指标去看待创新,并小心地甄别泡沫和创新。由此观之,纳斯达克未来的分化甚至调整,也许难以避免。现象级企业的现形,无非是人们对资源投入和产出变得更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