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主体稀缺形成垄断是新三板发展瓶颈
【导语】以主办业务和做市业务为核心的新三板服务主体的垄断地位,将降低监管效果,降低券商核心服务能力,使得小微企业难以获得优质服务,同时也使得研究先行成为空谈。要解决垄断问题,应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放开服务主体的限制,让更多金融机构参与。
中国基金报记者 姜隆
究竟什么是新三板发展的首要问题?每一位市场人士都有自己的答案,降低合格投资者准入门槛可能是其中认同度较高的一项,但在银河证券研究部宏观、策略与新三板部负责人孙建波看来,新三板服务主体稀缺造成的垄断才是首要问题(本文所说的“服务主体”,是指从事主办业务和做市业务的主体)。接下来,孙建波向记者系统分析了垄断背后带来的问题。
垄断问题一:
券商核心服务能力下降
就在上周,监管部门对非合格投资者的清查已经开始。自2016年以来,全国股转公司开启了严格监管模式,对所有市场参与主体的监管均有升级,监管风暴已成为新常态。
孙建波赞成严格监管的,但他认为在垄断状态下的严监管,未必是监管部门的初衷。他解释道,从目前来看,拥有牌照的券商才有可能成为新三板市场的核心服务机构,在新三板发展初期起到了激励券商开展新三板业务的作用,同时也是对券商利益的保护。但现在看来,这种保护已在扼杀券商的创新能力和成长能力。
严格监管后,券商的人才主要集中在撰写材料、报送材料、风险控制等合规方面,从而限制了其在商业模式规划、业务模式规划等方面的人才培养。随着监管要求的逐步细化,券商的工作正在形成路径依赖。“监管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孙建波说。
孙建波表示,券商的核心服务能力应该是为企业提供商业模式规划、股权规划、资本服务规划等专业服务,“合规”要求应该是券商服务的底线要求,是本身该具备的基础能力之一。
如果不放开服务主体,随着挂牌企业数量的增长,券商的垄断地位将不断加强,市场话语权不断提高,反而会降低其服务能力,只能做好合规的底线服务。孙建波相信,这样的结果并不是监管部门希望看到的。
垄断问题二:
小微企业服务难保证
随着严格监管的常态化,挂牌费用及督导费用价格不断上涨。费用上升必然提高企业挂牌的门槛,甚至有些券商已经明确表示,只服务于那些符合创业板条件的企业。尤其是分层机制即将正式实施,全市场的关注焦点都集中在有可能进入创新层的企业,对于那些处于初创期的小微企业来说,获得服务的难度增加,甚至会造成无缘新三板市场的可能。这样的结果似乎也违背了新三板定位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初衷。
孙建波表示,对于这一问题要一分为二看待。一方面大型券商的服务成本确实较高,而监管造成的成本确实也有所提高;另一方面看,服务主体向优质企业倾斜则是垄断造成的结果。如果监管部门放开服务主体,那么,大券商不愿意做的业务,中小券商会愿意;中小券商也不愿意的业务,投资机构会愿意。
而现在的问题是单一的服务主体对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资本逐利的属性自然会向优质企业倾斜。如果放开服务主体,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接不同的服务机构,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监管部门管理。另外,当市场形成竞争格局后,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还能降低价格,从而减少企业的负担,更好的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所以,打破垄断是根本。” 孙建波说。
垄断问题三:
新三板研究服务没买方
市场服务主体的垄断对于研究领域会造成哪些影响呢?作为新三板研究负责人,孙建波告诉记者,银河证券2013年就开始布局新三板的研究工作,并由他统辖,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模式,主要针对宏观、制度、理念等进行研究。在人员配备上,他要求他的团队和行业分析师都去做新三板研究,但不安排专职新三板企业研究员。他认为,新三板还没有进入到精细化研究的阶段,这也是市场上很少见到银河证券研究所发布新三板研究报告的原因之一。
孙建波表示,因为新三板服务主体的垄断,造成现有的主体之间不需要竞争,不需要竞争就不需要深度挖掘,也就不需要深度研究,因此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没有买方市场。
“如果说活跃新三板市场研究先行的话,那放开市场服务主体要排在研究服务的前面。”孙建波强调,“开放服务主体,新三板研究立即就能盈利。”
化解垄断思路:
放开做市业务引入竞争
孙建波同时给出了解决垄断的思路。他认为,要让新三板活跃,必须让广大金融投资机构参与到新三板服务当中,也就是说,要向金融机构开放主办业务及做市业务。
他认为可以分三步:第一步,可以引进公募基金公司及子公司;第二步,可以向各保险公司开放;第三步,对信托公司及信托产品开放。最后,向庞大私募机构开放,同时改变做市制度,引入竞争性做市制度。与此同时,落实证监会26号文,引入公募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进入新三板市场。
孙建波表示,要解决垄断问题,就应该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放开服务主体的限制,让更多的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扩大市场服务主体,要一步一步来,产品引入也要合法、合规,双管齐下才能打破市场垄断,让制度套利消失,使得新三板市场越来越活跃。
他解释道,投资者门槛过高阻碍个人投资者进入新三板市场,这只是表面问题,往深层次看,新三板最典型的投资者是做市商。但是当前开展做市业务的85家券商要服务于近1500家做市企业,开展主办业务的84家券商要服务近7000家企业,而且做市券商与主办券商基本重合,这样悬殊的对比造成的垄断,怎么可能会使新三板市场活跃呢?